推进新时代更高水平对外开放(评论员观察)
中国的对外开放之路,不断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
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,是全方位、全领域的,陆海内外联动、东西双向互济,正在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
最近,来华旅游的外国朋友会发现一个新变化:他们可以使用移动支付了。过去,短期来华的外国游客,由于没有中国银行卡或手机号码,往往无法注册使用移动支付。近期,支付宝、微信等纷纷开通支持海外银行卡绑定功能,为外国游客体验中国移动支付提供便利。“一码”走遍中国,这样的改变,得益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。
金融市场稳步扩大开放,是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的生动缩影。近些年来,从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走深走实,到打造进博会等全新合作平台;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,到制造业、服务业、农业等加快开放进程……我国以不断扩大开放的实际行动,推动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,让世界看到了一个“改革不停顿、开放不止步”的中国,也在一步步的对外开放中创造了“当惊世界殊”的发展成就。
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,未来中国要实现更好发展,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,要“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”“实施更大范围、更宽领域、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”。这意味着,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仅不会停滞,并且要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水平开放、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。
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,这个“大”,其实不仅是范围的扩大,更是质量的提升。近些年来,从出台外商投资法,到实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再到公布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,中国的对外开放之路,不断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。制度环境的不断优化,推动中国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、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,将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互动提供更为稳固的支撑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,要“推动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”,为中国对外开放提质增效进一步指明了努力方向。
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,在实践中铿锵向前。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,长三角地区将“以更大力度、更高水平推进全方位开放”,为引领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注入新的动力。当然,不只是沿海城市,如今,中国各个地区都在谋划自己的开放之路。最近笔者到河南郑州采访,问及“郑州不临海、不沿边,如何写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”,郑州航空港一位负责人表示,他们要转换思路,发挥自己的优势,通过航空通道连接全世界。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内陆城市对外开放的决心与信心。由此也更能理解,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,是全方位、全领域的,陆海内外联动、东西双向互济,正在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。
“相通则共进,相闭则各退”。今天,世界经济深刻调整,保护主义、单边主义抬头,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,中国坚持扩大开放,为各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、为各国搭乘中国发展“快车”“便车”打开机遇之门,彰显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。首届进博会后,智利车厘子在中国的销售量提升了50%;在第二届进博会首日,新西兰一乳品企业就签下了3亿元大单……这些跃动的数字,生动地说明: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中国,正与世界分享越来越多的发展红利。正如一位国际政要所言,“中国需要对世界开放,世界也需要对中国开放”。
习近平主席强调,“中国市场这么大,欢迎大家都来看看”“中国将张开双臂,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、投资机遇、增长机遇”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。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,中国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,也必将带给世界更多惊喜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9年12月12日 05 版)
(责编:杨曦、庄红韬)
同类文章排行
- 森林覆盖面积达2.12亿公顷中国成为全球“变绿”主力军
- 麓山枫叶红
- 《第二次也很美》正在东方卫视热播
- 霍建华:这两年学会坦然面对自己、面对周围的人
- 前三季度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近6.4万亿元
- 文化和旅游部出台新规完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退出机制
- 冬奥场馆“冰立方”封顶把冰上运动留在北京
- 网友给甘肃省委书记、省长留言获回复共计56条
- 推进新时代更高水平对外开放(评论员观察)
- 北京着力打造文旅融合样本
最新资讯文章
- 成都赋能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提升新服务
- 可穿戴设备迈向“云端”华米科技发力大健康产业
- 长虹:坚守“技术”主线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
- 盾构机也玩跨界融合中铁工服为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增值赋能
- 组图:人民网“一撇一捺看发展”主题采访走进成都
- 敢攀世界水电珠峰东方电气铸就民族工业的灿烂
- 高技术服务业区域集聚效应突出
- 前三季度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近6.4万亿元
- 互联网产业仅靠“烧钱”难续命
- 跨境电商成外贸新引擎
- 春运火车票今日开售
- 5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
- 稳投资发力补短板重大项目落地提速
- 促消费政策多路并进巩固经济增长首要动力
- 融资环境持续收紧中小房企破产明显增多
- 中国扩大开放跑出“加速度”(2019,国际社会这样说②)
- 工业用工总量下降结构改善
- 最低工资稳中有涨护民生
- 今年95%左右贫困人口将脱贫(新数据新看点④)
- 推进新时代更高水平对外开放(评论员观察)